共同宣布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,这是蔚来投入换电服务5年来,迎来的第一位车企合作伙伴。11月29日,与吉利的合作则将让蔚来进入了从未涉足过的B端市场。
两则重磅新闻最先让蔚来和公司投资者、拥护者心生宽慰。近几个月来,蔚来受销量、裁员和股价低迷等负面消息缠身。此前因发展阶段和竞争时局诞下的战略也饱受诟病质疑。
不同于某些只卖车,不建桩的车企,蔚来为了自家用户的补能体验,几乎不计成本地高速扩张补能网络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7月份,蔚来累计开放了多达1.67万根公共充电桩,布局高速超充站150座,超充桩累计达到459根。然而,如此密布的建桩强度代价同样显著──利用率过低导致亏损严重。
另一方面,按照此前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、总裁秦力洪透露的一座换电站约300万元估算,拥有2103座换电站的蔚来,仅在建站这一项的投入,就高达63亿元,还不包括电池和日常运营费用。反观蔚来的现金池,截至今年上半年,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就137.2亿元。综上,和换电系统从私域走向公共服务成为必然。
说完蔚来,仔细打量两家签约合作方和吉利汽车,可谓“财慧双修”。首先,两者作为国内汽车领域央企和民企的绝对头部,资产规模和现金流雄厚。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731.82亿元,长安汽车达到654.92亿元,而蔚来仅有87.72亿元。
其次,两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积极而笃定,而且都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前瞻布局。早在2021年,长安汽车以行业领先者之姿发布战略“香格里拉计划”,同期100辆长安逸动EV460换电版出租车投入运营,另有20座换电站同步启用;次年,联合力帆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睿蓝汽车旋即入局换电赛道,推出了3款换电车型及其GBRC换电平台。
近年来,“统一换电标准”频频出现在政府相关文件中,有关部门、行业协会一直在大力推动换电、接口尺寸以及通信协议等标准的统一,但成效甚微。一方面,换电网络类似于能源互联网的云服务基础设施,其投资规模大、投资周期长的特性使得鲜有车企敢于尝试。另一方面,作为换电领域的独占选手,蔚来也是经过了5年的发展,在研发、建设、运营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,才做好了向行业开放,将资源变现的准备。
事实上,关于蔚来换电,长安汽车并不是首位合作者。此前,蔚来换电的异业合作已经广泛开展,包括与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等传统能源品牌共建换电站;与红星美凯龙、宜家、银泰等商业地产品牌合作等。
在笔者看来,汽车产业走向竞合是必经之路。长安、吉利与蔚来的合作,不仅将利好于各方售车业务,在推动新能源行业充换电设施共享化,形成行业补能标准规范方面,也是一次重要举措。随着蔚来换电布局的加速推进,换电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大,换电模式的通用行业标准将加速出台,换电模式或超越超充,成为下一阶段主流的电车补能方式。